
细细想来,有些“巧合”是不可思议的。
如果不是因为去年生了荨麻疹,不会接触到几位了不起的中医师。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也生出一点感恩心,不会通过措阿医院以更奇特的机缘结识杨医生……
但很快,我就经受了一次考验,然后不及格。时隔半年,答案终于浮现。它追了上来,就像那只一直没有放弃的乌龟。
师说,凡经过我们手的,都是福报。
所以,有时候没有得到想要的,不要着急、失望、沮丧和埋怨。先想想,自己攒够福币了吗?福报,有时候也是指因缘具足。缘分不足的涵义,真是非常深广。
刚认识杨医生不久,就有幸遇到筑基。
我想当然地以为,自己能上。辟谷已经有几次,一点不担心。还在群里振振有词地开导别的找不到自己编码的群友,要相信义工。
没想到,辟谷第三天就被踢群,同时被移出的还有老药群。这简直是从未有过的特殊经历。
回想过去的所有学习经历,从未被舍弃过。老师们不都是慈悲的吗?至少有个解释啊。各种疯发了一通,包括向管理员申诉质问,甚至向杨医生告状。
正在辟谷周期,应该保持情绪稳定,不能烦躁。哭了一会儿,哀怨到半夜。根本不相信义工,更没有想,也许是自己没有攒够福币。
最后自己孤独地辟谷7天结束,没有资格进阶。这事儿就闷在心里,直到半年后的12月16日…

16日那,有一堂网络中医课。上课的李老师说:“这个课很贵的。如果大家真的想走这条路,这意味着另外一种人生。你要想好。”
我突然理解了两个问题:杨医生的课也很“贵”的,不是用钱,而是福币。也突然得到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—— 为什么被踢。有个障碍被发现了。如果不踢,我这个障碍不知道何时才能从幕后现身。
这两个理解,容我细细道来。

从上各位老师的课以来,包括接受许多加持品,都是不花钱的。
曾经有一位老师兄帮一位新人争取一个很稀有的物件,但是她的老师慈蔼地看着她,说:你不要把他的福报用光了。他本来可以听课或者做点别的,慢慢积攒信心等等。但是这一个,就能耗掉他几乎所有现有的福报,他以后就没有其他机会了。
那位老师兄也是被警醒。后来,她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这些新人:在有些事情上,不要像世间法一样去想。
筑基的课,我只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机会。却没有想过,这样的殊胜,我配吗?我真的有这个本钱去获取吗?事实证明,好像还不够呢。
这个“不配”,我自己也很羞愧地知道。因为有时候,看到公众号里其他学员的体会又是欣喜又是感谢的、各种气感等等,我心里真是很酸。
曾经我也……可是为什么……这个人比我强在哪里嘛!什么随喜赞叹,根本抛到九霄云外。只在酸够了以后,才觉察自己的失态。然后也不点赞……
这样的心理,也许杨医生早就知道。医生们总是说,得病人来到跟前才能给他看病。但是杨医生不用,所以我想,他知道。如果他想知道的话。真人面前,我们无法躲藏。
第二个理解,是突然意识到,我根深蒂固的执着和傲慢 —— 就是这个障碍、蒙蔽了心。
在向管理员申诉的时候,一直没有想到我其实违反了群规的。群里要求每天发辟谷心得,但我想的是,以前参加其他群都是第二天才发第一天的辟谷心得,因为要包括睡眠状态。
看到群友们纷纷在当天晚上就发作业时,我慢笃笃地想,急什么。觉得自己有经验,有点骄傲。就是这一丝骄傲,害了自己。第三天就被踢出群去。真是怪不得人。你在这个群里,又不在以前的群里,要守这里的规矩。
今年不止一次,没来由地,想起悟达国师的故事。由于一丝我慢心,宿世的怨敌终于得隙,生了人面疮。作为十世高僧,这一世又是国师,他被折磨得痛不欲生。三昧水忏由此而来。
别人的都是故事,听着神奇有趣或者恐惧,但到自己身上,才知道厉害。那两天,我可没少折磨自己和相关义工。
我奇怪的是,为什么半年以后才肯正视自己。
之前我想不到吗?还真是想不到。一点没觉得自己有问题。有问题的全是别人,一定是对方搞错了。我对自己的“完全看不见自己”很无语。
其实,真的缺失观照自己的能力吗?是不想“看”自己,不能或不想回观。是因为太刚,心里好像有一股劲儿,一直顶在那里。这,也是我们身体生病的原因。
古人喜欢如意,前面弯过来,是有一个回头的意思。心若能柔软,才能回转。回头看看,风景大不一样。

在向义工道歉后,她发给我一篇杨医生的文章。
👉《彼此》
里面写道:“很多时候希望修别人,总是希望别人改变。一些知见的东西,并没有改变我们自己,相反都成了参考他人的标准。修行本身,是面对自己、剖析自己、修正自己。”
如果不是这件事咯硬了半年,看这些话,还是觉得老生常谈。但现在,至少就这件事,我发现镜子一直在照别人。半年后,镜子才转了一点角度到自己面前。

早上跟夫君谈论此事,他也语重心长地开导了一番,点出我更深层的不足。
也一并写在这里吧,他说:
义工跟你也道歉了,说没有细致地说明,包括老药群也最近发现是误会。那么,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,即使别人有缺漏,你能不能涵养住,原谅。他们每天要处理大量事务,不可能对每一个熟人或陌生人都照顾得细致周到。
我们在工作中、生活中也是一样,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解、缺漏、错误等等。你能不能站在一个高一点的角度,去看待并且包容?
假设一个人做领导,他能力可能比组员都强。但他的作用不是去火眼金睛地发现每一个下属的拙失、愚笨、没有经验,而是要去鼓励他们的长处、帮助他们成长。
说“领导”,只是个形容。实际上在生活中,我们时刻要有这样的意识,去让自己更宽阔、更柔软。接纳这个世界的形形色色,而不是跟任何看不顺眼、跟自己不一致的对抗、闹别扭。
以上他说的,正是我想另外披陈的。
扪心自问,我并不是百分之百服气。在被踢群这事儿上,虽然情绪上已经没有啥。但执着在“理”上,觉得自己还是有三分。这种杠精气质,使得我并不柔软。
也意味着如果这坎跨不过去,以后还要吃自己的苦头。也就是说,并没有做到杨医生说的“修正自己”。我只是发现了,还没有修到。
这是我现在的心,我知道了。义工师兄很慈悲地说,你可以把这些写下来,也许会有用。我想,是的。
因为一直在看公众号上其他人的心得,也有提到考核不合格的。然后是如何继续努力,有了新的收获。这些同行者,也许也是示现,你们给了我前行的勇气。

后 记

文 | 小皮皮
END
版 | 央金拉姆,校 | 菜根、舜梅,审 | 小医生